推薦大家~ 護鯨大戰~Discovery
護鯨大戰
http://www.discoverychannel.co.uk/tw/nevermissdiscovery/
大海撈針 ( 首播:2009/10/12 23:00 )重播時間:2009/10/14 05:00, 2009/10/14 10:00, 2009/10/19 16:00
保羅瓦森船長在1977年成立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因為他認為比起他協同創立的綠色和平組織,這個新組織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手段,徹底阻止捕鯨、偷捕、為魚翅獵捕鯊魚、破壞棲地以及違反海洋法的行為。華森率領的協會成員與義工,在每年冬天展開行動,尋找以研究之名捕殺鯨魚的日本船隻,並設法在必要之際,以各種非暴力手段阻止捕鯨作業。這個特色獨具的海洋看守保育協會──被外界冠上激進份子、英雄與/或生態海盜等稱號;他們從澳洲墨爾本的港口出海,展開為期1個月,充滿危險與爭議性的行動,更因此吸引了國際媒體的注意。認真投入的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國際化成員,過去幾年來都在海上度過假期,冒著生命危險遠赴地球最南端拯救鯨魚。
Discovery頻道在2007至2008年間,記錄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緊張任務、試煉與磨難。《護鯨大戰》系列共分為七集,每集一小時,每週播出一集;從10月12日起,訂於每週一晚間11點首播,重播時間為每週三上午10點。
本系列使世人注意到公海捕鯨的國際保育議題,這個議題已經在幾個國家之間引發摩擦。海洋看守保育協會今年的行動特別激烈,不只出現多次對峙和翻船,據傳也發生了挾持人質和開槍事件。跟協會成員同船的Discovery頻道攝影小組,記錄了事件的所有經過。
鎖定極具爭議的捕鯨工業,以及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成員和志願者阻止捕鯨的策略;本系列記錄該協會在地球南端跨越南極洋長達3個月的遠行。每集的《護鯨大戰》,Discovery頻道將帶領觀眾展開一趟無比刺激的冒險,目睹小組如何對抗違法的捕鯨作業。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極力阻止日本在公海捕鯨──然而不同國家和組織卻對國際海洋法有不同詮釋──小組採用某些激進手段,包括衝撞和破壞捕鯨船;阻止鯨屍的處理;以人力對峙;登上捕鯨船驅散船隊。為了進行本季的行動,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將船隻命名為史帝夫厄文號,紀念這位保育界的偶像人物,史帝夫的妻子更捎來她的祝福。史帝夫夫妻都支持這個獨立於動物星球頻道之外的保育協會。
《護鯨大戰》節目成員有船長保羅瓦森、大副彼得布朗、二副比特哈瑪史坦德、大廚班傑明帕茲、船醫史考特貝爾醫師、舵手安帛帕曼、舵手夏儂曼恩、水手長大衛傑寧斯、舵手金姆麥考伊、通訊員陶德恩可、直升機駕駛克里斯奧特曼。
想更瞭解鯨魚,請瀏覽www.howstuffworks.com/whale.htm
《護鯨大戰》各集單元簡介
10/12 大海撈針Needle in a Haystack
船長保羅瓦森是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創辦人,這個激進環保團體的成員以生態海盜自許,為海洋保育積極奮戰。他們的任務是到南極洋攔阻獵殺鯨魚的日本漁船。保羅率領成員從澳洲墨爾本出海,包括34名國際義工,但保羅很快就擔心義工沒有做好準備,無法進行如此危險的行動。就在一出海之後,這些新手立刻被暈船擊倒;之後在海上,載有4人的一艘小船翻覆,直升機螺旋槳也有一根葉片受損。當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發現第一艘捕鯨船,船長保羅擔心行動還沒展開,任務就已經遭受嚴重阻礙。
10/19 登上捕鯨船Nothing’s Ideal
經過數星期的搜尋,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終於發現一艘日本捕鯨船:魚叉船勇新丸二號。保羅瓦森船長想出一個危險計畫,派他的2個船員登上漁船,送信給日本漁夫籲請他們停止捕鯨。他希望一起製造國際事件,但他的計畫在船員之間激發關於安全性的爭論。2個船員自願執行這個任務,班傑明帕茲和吉爾斯連恩。當他們跨上敵對漁船的甲板,所有船員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可能發生的最糟狀況。日本漁夫立刻綁住他們,然後勇新丸就載著2名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成員加速駛離。
10/26 國際周旋International Incidents R Us
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成員班傑明和吉爾斯,遭到日本捕鯨船勇新丸二號挾持。保羅瓦森船長樂見他一手掀起的國際媒體熱潮,並拒絕捕鯨船釋放人質的提議。他迫使澳洲和日本政府介入,最後通過談判讓2名人質回來。在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前往接回自己人的途中,他們決定攻擊這艘日本漁船並加以挾持。在過程中,他們跟外派小船的無線電通訊中斷,他們擔心船上的4名船員,將消失在入夜之後漆黑凍寒的南極洋。
11/2 We are Hooligans
經過漫長的3天,班傑明和吉爾斯從勇新丸二號回到船上,而且立刻成為媒體寵兒。就在風波結束後,船員擔心地發現,有一名無名船隻正在跟蹤他們。保羅船長計畫對這艘神秘船隻進行突襲偵察,查明它的來意。三角洲號和直升機同時出發以突襲這艘神秘船,他們發現這是日本捕鯨船派出的間諜船。保羅說服船員攻擊這艘間諜傳,但就在三角洲號準備啟航時,史帝夫厄文號上的重要工具──液壓起重機──故障。他們不只必須放棄攻擊計畫,連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任務也陷入了困境。
11/9 Doors Slamming and Things Breaking
機輪手報告說船上的2具機輪有1具故障,現在他們已經無法追上日本捕鯨船,還被迫回墨爾本進行檢修。在回航途中,他們遇到一場強烈海洋風暴,在成功度過大風暴之後,船員開派對大肆慶祝,但船上主管大為震怒,下令史帝夫厄文號開始禁酒。這讓許多義工無法再忍耐下去,決定在靠岸時下船離開。面對高昂的機輪修理費用,加上船員人數驟減,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擔心他們將無法募集足夠款項,完成反捕鯨行動。
11/16 Ladies First
有了新義工加入的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出海尋找日本捕鯨船。在鎖定捕鯨船隊的位置之後,保羅船長決定提高賭注,計畫再次登上敵船,這組登船敢死隊將全部由女性組成。許多船員都擔心她們的安危,因為她們必須跳上行駛中的大型船隻。船員努力試圖登上2艘外派小船,缺乏組織的水手卻起了內訌,緊繃情緒蔓延整艘船。在任務途中,其中一艘三角洲號上的一名女性船員受了重傷,緊急被送回史帝夫厄文號。
11/23 Boiling Point
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終於發現,在日本捕鯨船隊中最重要的一艘船──漁獲加工船日新丸號。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這一刻,不顧日本捕鯨船發出的警告,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發動攻擊。經過2回合的攻擊,日本捕鯨船丟出震盪手榴彈作為報復。保羅船長宣稱在對戰中遭射擊,並從防彈背心拔下一枚對準心臟位置的子彈。海洋看守保育協會通知媒體,保羅瓦森安然無恙,並且成功從南極洲返航。他們宣稱成功拯救數百條鯨魚的性命,但也知道除非南半球海洋的鯨魚不再慘遭屠殺,他們的任務將永遠不會結束。
《護鯨大戰》人物簡介
保羅瓦森船長 海洋野生生物保育人士、環保人士、商船船長、作家兼作者、大學講師和公眾演講人
30年來,保羅瓦森船長領導全球最活躍的海洋保育非營利組織──海洋看守保育協會。保羅瓦森的商船船長職業生涯始於1968年,他以商船水手及加拿大海岸防衛隊水兵為生。瓦森畢業於卑詩省西門菲莎大學,主修通訊和語言學。
1972年,瓦森在卑詩省溫哥華協同創立了綠色和平基金會。1971年至1977年間,瓦森擔任大副,參與綠色和平基金會所有出海行程;並且參加對抗俄國捕鯨船的行動,他在行動中執行自己想出的點子,讓運動人士搭上一艘Zodiac登陸充氣艇,擋在魚叉和鯨魚之間。1976年至1977年間,他主導綠色和平基金會的出海遠征行動,以保護加拿大東部浮冰出沒的豎琴海豹。1977年,瓦森離開綠色和平基金會,因為他認為綠色和平與最初創立時的目標漸行漸遠,也因為他看出在公海持續直接進行保育行動,是重要的全球性需求。
1977年,瓦森創立海洋看守保育協會──致力於研究、調查及執行針對保護海洋野生動物與其全球棲地所訂立的法律、協定、決議和條例。瓦森從此踏遍全球,在多所大學和活動場合演講。他目前已有6本著作:《海洋看守人》(1979年)、《海洋看守人:保護鯨魚與海豹的戰爭》(1982年)、《哭泣的狼》(1985年)、《地球力量!》(1993年)、《海洋戰士》(1994年)、《海豹戰爭》(2002年)。此外他也是多篇雜誌文章和傳記的文章主角,並在2000年被時代雜誌選為20世紀環保英雄之一。
金姆麥考伊 舵手、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國際執行總監
34歲的金姆麥考伊積極提倡動物權和環保觀念,她有企管學士學位,和專攻國際環境法的法律學士學位。麥考伊是以優等成績畢業於法學院,在法學院期間,她擔任國際知名的動物權法律評論主編。麥考伊也曾擔任國際環境法計畫的實習生,專攻CITES(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組織)的研究;另外還有總部設於可倫坡的非政府組織──環境正義中心及動物權全國中心。麥考伊是MENSA會員(門薩高智商社團),並創立MENSA動物權特殊利益集團。她也是全國動物緊急應變小組正式成員,她最近的一次任務是在卡崔娜颶風過後,到紐奧良進行動物救援工作。
麥考伊曾出版過法律評論,也是公眾演講人和水肺潛水員,特別喜歡跟大鯊魚一起潛水。她是美國空手道合格黑帶選手、瑜珈教練和高山跳傘員。旅行和旅居外國的豐富經驗,加上希望動物不再受到殘酷對待的強烈意願,讓她在近5年前決定成為素食者。由於曾在日本住過2年,麥考伊熱愛日本文化(不包括日人屠殺無辜鯨豚這部份);她也特別關注民眾對非法捕鯨議題缺乏瞭解,以及相關錯誤宣傳的現象。麥考伊全心投入全球海洋野生動物的保護和保育工作,也深信為了達成相關目標,必須採取激進與非暴力的直接行動。
班傑明帕茲 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大廚
身為澳洲雪梨當地人,班傑明在崎嶇沙岩峭壁、翠綠海岸雨林、桉樹樹林和美麗南澳沙灘之間長大。由於雪梨盆地被2座大型國家公園和無數野生動物環繞,他的家鄉是讓他從小探索大自然和培養對自然界熱愛的理想地點。
班傑明的父親是國家公園與野生動物局員工,常將從走私客和盜獵者處沒收的動物帶回家。有些動物會被送入野生動物收容所,準備重新安置;如果是原生動物,就會被放回樹林。這些動物讓班傑明有機會熟悉和認識澳洲獨有的迷人野生物種,他也把這些動物當成是家裡的一分子。
畢業之後,班傑明待在樹林裡的時間更多。他先加入澳洲陸軍成為步兵,接著從事野外嚮導和植樹員等工作,他因此走遍東澳,從熱帶氣候區到積雪山區都沒錯過。他在塔斯馬尼亞親身見識澳洲僅存最古老森林所遭受的破壞,這裡原本生長著世上年代最悠久和最高的樹。當森林被剷平,變成單一品種的人造林後,森林動物也失去了家園。看到人們為了賺錢,大肆破壞自己的家鄉和野生動物,讓他深感悲痛與憤怒,並發誓一定要保護家鄉的未來。
出於這個決定,他加入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擔任義工保護大鯨魚。他看過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紀錄片,也想加入站在第一線保護瀕絕物種的組織,阻止人類全面破壞自然界的行為。身為站在前線的船員,他感到非常自傲與榮幸;2008的反捕鯨行動徹底改變他的人生,也讓他找到自信和動力,繼續為地球的生物奮戰。班傑明計畫加強對於環境的知識,研讀保育生物學和生態學,同時繼續參與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和當地直接行動環保團體:野生動物險境。
夏儂曼恩 海洋看守保育協會舵手
夏儂在加拿大大草原誕生,夏天都在探索北方森林和加拿大平原的湖泊。她從小就培養出對動物生活的興趣,也熱愛觀察動物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對於地球和生活其中的生物,夏儂向來充滿同理心。身為天生的學者,她在大學研究果蠅,之後又為手機公司研發高科技軟體。但飽受威脅的地球和各種生物一直是她的關注焦點。
2005年,夏儂在洛杉磯的動物權年會聽了保羅瓦森的演講,她當下就明白他努力的目標值得參與。她在這場夏季年會結束後返家,聯絡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獲准成為義工,然後加入2006年至2007年間的南極洲行動。夏儂的頑強性格和堅定信念,深深影響她對人類精神界限和力量的看法。她推崇瓦森幫助她瞭解奉獻與戰鬥的力量。在參與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行動中,夏儂對自己的航海技能,及烹調素食餐點的技術更有信心。在此同時,她也全力捍衛無法保護自己的動物。
當夏儂在洶湧大海上奮戰,她將愛犬傑克交給姊妹照顧,傑克是她在家鄉飼養的搜救犬。夏儂的非營利組織FLEA(生命、環境與動物之友),在2008年獲准成為慈善機構,更加深她為環境付出的決心,也讓她開始籌畫未來的目標。她最希望達成的目標,就是徹底終結在南極洋進行的非法捕鯨。
彼得布朗 大副
彼得布朗在1982年首次接觸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當時NBC派他到日本製作一段節目,報導壹岐島獵殺海豚的事件。基於這次的經驗,加上他跟瓦森的友誼,啟發他運用自己的專業媒體技能,進一步協助海洋野生動物保育工作。
過去26年來,布朗曾在多次行動中擔任船員,他不只是攝影師也是水手、舵手、Zodiac登陸充氣艇駕駛、大副、甚至在瓦森缺席時暫代船長。他也擔任海洋看守保育協會董事會董事8年、秘書財務長4年、最後是加入顧問委員會。
布朗在電視電影界的工作從未間斷,他製作NBC電視台收視率第一的節目Real People達4年;也是ENTERTAINMENT TONIGHT首批製作人之一;他製作得獎兒童節目POPS;協助創立迪士尼頻道和花花公子頻道;在Outdoor Life Network初期負責節目編排,也在全球各地製作多部冒險/野生動物節目。布朗的假期與興趣帶他遊遍世界各國,也更加深他傳遞保育訊息的必要性,因為他認為世人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克里斯奧特曼 直升機駕駛
現年38歲的克里斯奧特曼是加州長灘島人,他是一位積極的環境保育人士,也是商用直升機駕駛,目前住在美國。
加入海洋看守保育協會之前,奧特曼在海軍陸戰隊服役6年,擔任直升機無線電話務員。從軍期間,奧特曼派駐海外13個月,在波斯灣戰爭之後退役。奧特曼第一次發現全球海洋正在遭受破壞,是在戰時看見數百萬桶石油,被傾入波斯灣後造成的破壞。這次和其他的許多經驗,讓奧特曼看見世界的真面目,他的生命也從此改變。
多年後,克里斯在一場當地水肺潛水裝備展,遇到海洋捍衛者同盟創辦人正擺攤介紹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當時已是商用直升機駕駛和飛行教練的克里斯上前詢問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是否需要直升機駕駛。這問題其實沒必要,因為透過海洋捍衛者同盟,克里斯認識保羅瓦森船長,也變成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直升機駕駛。克里斯已經在前3場南極洲鯨魚保護行動出任務,也準備好前往全球海洋捍衛和保育海洋野生動物。
陶德恩可 通訊員
陶德恩可的第一份工作,是2000年在紐約擔任電腦工程師。他為雅虎、SugarCRM等科技公司工作了一陣子,才發現自己的真正志趣是當個叛逆的左翼嬉皮。
已經吃全素14年的陶德,在紐約參加許多素食派對,他從朋友處得知海洋看守保育協會。他上網跟協會聯絡,獲選為船員搭上史帝夫厄文號前往南極洲。參與反捕鯨戰爭及在南極洲的對峙場面後,讓陶德明白非法捕撈破壞國際保育法的嚴重程度。在南極洋對抗日本捕鯨業,讓陶德有機會站在另一邊,捍衛被世人破壞的生態系統。
目前在紐約的時間,陶德任職演唱會和犯罪現場攝影師,他每年有大半時間在外地,協助多個保育團體保護全球生態系統。
安帛潔德帕曼 舵手
在南非長大的安帛潔德帕曼,在童年時期就注意到不公義的存在,也目睹人類和動物雙雙被剝削的情況。從小就是素食者,安帛也發現只有行動才能帶來改變。不願忽視開普敦被遺棄和受虐待的大批動物,安帛打開家門收容許多狗、貓、馬兒和寵物鳥。但直到2005年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南極洲鯨魚保護行動到開普敦時,她才開始把對動物的熱愛提升到全球層面。
加入團隊後,她已經前往加拉巴哥群島拆除延繩釣具,到加拿大抗議獵捕海豹,在南極洲對抗捕鯨船。在史帝夫厄文號上,如果安帛沒在船橋監看海平線尋找捕鯨船,就是在廚房烹煮素食,結合她對動物和食物的熱愛。
在海洋看守保育協會行動休息期間,安帛前往全球各地,積極參與反活體解剖、反毛皮農場和反獵狐等運動;也在當地找時間參加抗議活動。對安帛來說,身為動物權運動人士是全職工作。為了不忘記初衷,安帛也一定會撥出時間,到動物收容所當義工直接幫助動物。她最大的願望,是把全世界變成一座超大動物收容所,她希望南極洲能成為這個夢想的起點。
《護鯨大戰》捕鯨的歷史
最早的捕鯨紀錄可遠溯至史前時代。數千年來,人類捕捉這些巨大動物,是為了取得以鯨魚全身上下從鯨魚皮到鯨魚骨製成的副產品。在地底煉油廠和油井出現之前,機械潤滑油和照明用油的主要來源,就是取自鯨魚皮下脂肪。長期持續的捕鯨作業,已經嚴重衝擊全球鯨魚數量。在13種大型鯨魚當中,現在已有5種列入瀕絕動物名單。目前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已經明令禁止捕鯨。
現代化的捕鯨工業,最早於1千年前見於巴斯克人,他們住在現在的西班牙。起初巴斯克人只獵捕在海岸線附近出現的北露脊鯨,利用瞭望塔尋找北露脊鯨特有的雙噴發水柱。之後漁夫很快就擴展捕鯨範圍,最後遷移到挪威小島斯匹兹卑爾根,這裡是鯨魚和捕鯨人的溫床。
西班牙人在斯匹兹卑爾根建立起一座大漁場,不久後荷蘭人和英國人也紛紛加入。早在歐洲人於北極圈建立漁場之前,日本人就發明了魚叉,以及隨之形成的特有捕鯨文化。不像歐洲人捕鯨主要只為了取油,日本人不只取鯨油也吃鯨肉。在日本以詩歌體寫成的最古老歷史書籍《古事記》中有記載吃鯨肉的習慣。書中描述據說神武天皇嗜吃鯨肉,鯨肉因此成為一道流傳至今的美食。
在18世紀初,捕鯨業傳入美國。在土壤貧瘠無法耕種的南土克特島,島民在新英格蘭外海建立第一批捕鯨漁場。1712年,南土克特島漁夫捕獵到第一條抹香鯨。抹香鯨具有高價值,因為牠能製造特有的鯨蠟油,這種臘狀油脂是在抹香鯨巨大的頭部中發現。用鯨蠟油製造的蠟燭無味無煙,遠勝過當時生產的蠟燭,更有人宣稱鯨蠟油蠟燭是前所未見的最高品質蠟燭。
鯨魚被視為「游動的油井」,為工業革命提供燃料。除了鯨油之外,鯨脂和鯨骨也被用來製作牲畜肥料,口紅、肥皂、防曬乳液和香水等化妝品,人造奶油,蠟燭和蠟筆;鯨鬚則被用來製作馬甲、硬箍襯裙和雨傘等物。
返家的水手故事和當時的文學作品,為捕鯨工業套上浪漫外衣。雖然艱辛的航程一趟可能持續數月,為了想賺大錢或體驗冒險,人們仍然紛紛登上捕鯨船。麻薩諸塞州新貝德福成為捕鯨工業首都,還有「點亮全世界的城市」之稱。當時全球共有700艘捕鯨船,其中400艘是以新貝德福為基地。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小說名著《白鯨記》,是美化捕鯨工業的經典藝術作品。梅爾維爾本人曾在1841年1月,搭上阿庫什尼特號捕鯨船,從新貝德福出海。梅爾維爾在航程中聽到一個著名傳說,描述一條在南太平洋出沒的兇惡白鯨。
油井和煉油廠出現後,捕鯨工業大幅衰退,但作業仍在持續,而隨著技術改善,捕鯨效率也大為提升。鯨魚數量大受衝擊,在1910年至1940年間,遭捕獵的鯨魚從1萬2千條增加到4萬條。在1930年,約有2萬9千條藍鯨遭到獵殺。科學家曾經估算如果沒進行商業捕鯨,座頭鯨的數量可能高達150萬條,但目前只有2萬條座頭鯨。
鯨魚族群遭受的重大衝擊,在1946年催生了國際捕鯨委員會。起初IWC設下捕鯨量限額,要求會員國遵守。但後來明確發現蘇聯等會員國,嚴重短報真正的捕獲數量,IWC知道必須採取嚴厲手段。1986年,IWC和會員國開始實施全面停止商業捕鯨的禁令。
然而IWC沒有足夠權限和能力,徹底實施這個禁令。例如挪威就違反IWC的政策,繼續大量進行商業捕鯨,自行設定挪威人的捕鯨限額。IWC的使命受到阻礙,最大的因素來自IWC的政策本身,根據IWC的政策,捕鯨禁令有2大例外條件:允許原住民捕鯨和科學研究用途捕鯨。有些國家就利用這些漏洞繼續獵殺鯨魚。
美國和俄國都允許原住民在管制下進行捕鯨作業。日本在過去20年來,已經以研究之名獵殺2萬5千條鯨魚。反捕鯨團體聲稱日本研究計畫只是掩飾商業捕鯨的說法,並且指出日本為科學目的殺害的鯨魚數量,遠超過能以非致命手段進行研究的數量。
《護鯨大戰》關於海洋看守保育協會
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簡介
30多年來,保羅瓦森船長領導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創立於1977年,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使命是終結破壞全球海洋野生動物棲地及屠殺牠們的行為,並進行保育和保護生態與物種的工作。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採用創新的直接行動策略,該協會稱之為創新,卻被日本捕鯨業者視為違法行為。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採用這些策略是為了致力於研究、調查,並且執行針對保護海洋野生動物與其全球棲地,所訂立的法律、協定、決議和條例。
1972年,瓦森共同創立綠色和平基金會。1971年至1977年間,瓦森擔任大副,參與綠色和平基金會所有出海行程,他在這段期間執行自己想出的點子,讓運動人士搭上一艘Zodiac登陸充氣艇,擋在魚叉和鯨魚之間。瓦森擔任船長和領導人,參與超過2百趟相關航程。瓦森有6本著作,包括《海洋戰士》(1994年)和《海豹戰爭》(2002年)。保羅瓦森船長和海洋看守保育協會的工作,都是全球大眾媒體的報導主題。2000年,瓦森被時代雜誌選為 20世紀環保英雄之一;2007年紐約客雜誌也以瓦森為主角,刊登一篇深入報導。
透過捍衛脆弱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努力為人類的未來世代保存海洋生態。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已經投入超過25年對抗非法捕鯨、非法獵捕海豹以及為魚翅獵捕鯊魚的作業。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已經成功在全球展開行動,包括在加拉巴哥群島攔阻盜獵者、在全球海洋阻止非法捕鯨作業、攔下獵捕海豹的船、解救日本的海豚、在世界各地沒收非法流刺網和延繩釣具。
海洋看守保育協會30多年來,一直站在反捕鯨戰役最前線,捍衛這種溫柔巨獸。以有限資源破除驚人難關,贏得許多勝利,更解救了數千條鯨魚的性命。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南極洲鯨魚保護行動的目標,就是阻撓日本捕鯨船隊的非法捕鯨作業。在2005年至2006年間,海洋看守保育協會全力阻撓日本船隊,讓日本人的捕鯨數量比他們自訂的限額短少83條。在2006年至2007年間,日本捕鯨船隊的收穫,比自訂的非法限額短少5百條。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根據聯合國世界自然憲章,執行國際保育法,防止瀕絕物種慘遭非法屠殺。海洋看守保育協會是全球最有效率的非暴力直接行動團體,他們以保護大海中最體積龐大的寶藏,也就是鯨魚為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