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22
:::
shelly - 氣候變遷 | 2009-11-27 | 點閱數: 1975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海岸線倒退(海岸侵蝕)因素眾多,自然的力量、人為因素都有,前者包括海浪、海流、風,後者有興建水庫、河川砂石濫採、超抽地下水等。

近二十年來海岸線倒退現象引發關切、討論,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副所長高瑞棋表示,長時間觀察海岸線的變化,目前的侵蝕屬於「淤積後的侵蝕」,以嘉義到高雄興達港一帶的海岸狀況為例,許多城鎮,在明鄭時期都是一片汪洋,但泥砂逐漸淤積,大海慢慢退去,逐漸形成沙洲 再成為陸地。

人為因素部分,早期水庫設計都是在河口建水壩,水壩攔住水源,也攔住河砂,河砂無法到達海口,海岸砂源自然減少,也造成水庫本身淤積,蓄水量遞減。為改善此一缺失,現今水庫設計多改為離槽式設計,在河道旁另挖集水區,將一部份河水引入,讓河川仍維持一些疏砂功能,讓河砂得以流到海口。

河砂濫採也是河口砂源減少的原因之一,高瑞棋表示,河川需要疏濬,但挖除多寡需經詳細評估。另外,養殖業大量抽取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也會造成海岸線倒退,下陷速度最快的地區是彰化大城鄉。

至於海岸出現新的人為結構物,如堤防、護岸建物、投擲消波塊等也會改變海灘平衡,高瑞棋說,這些人為結構物的設置其利弊得失,因所觀察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結論。

:::

QR Code 區塊

https%3A%2F%2Fbeach.tncomu.tw%2Fmodules%2Ftadnews%2Findex.php%3Fnsn%3D125

文章類別

登入

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