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2011年6月5日聯合報台南報導
台南沿海蚵仔產值僅次於嘉義、雲林,居全國第3,卻因蚵農廢棄蚵架和保麗龍,海岸滿目瘡痍,嚴重汙染環境。環保團體表示,環保人士每年發動多次淨灘,但清不勝清,且魚類易誤食破碎的保麗龍,「這些魚都是我們在吃啊!」呼籲蚵農改用塑膠浮筒,並將保麗龍拖回回收。
市長賴清德表示,已指示農業局向農委會爭取補助蚵農,用塑膠浮筒取代保麗龍。
因台南沿海的蚵仔採用淺海養殖,需使用大量保麗龍。在安平區養殖蚵仔30年的陳榮華說,1塊保麗龍約120元,塑膠浮筒卻要1000元。以1棚蚵仔需用12塊保麗龍計算,價差近萬元。萬一遇到颱風等天災,用塑膠浮筒會讓蚵農損失慘重;他坦言,不少蚵農因保麗龍便宜,覺得回收不符成本,所以直接棄置「放水流」。
雖然台南市環保局規劃了9處地點可回收,但成效不彰。據統計,每1萬個蚵架,只有3成有按規定回收。部分蚵農便宜行事,收成後直接割斷蚵架,廢棄蚵架和保麗龍被海流沖上沙灘,讓海岸滿目瘡痍,嚴重汙染環境。環保人士和市政府相關單位發動多次淨灘,還是「清不勝清」。
環保局長張皇珍表示,會透過蚵仔產銷班,要求蚵農加強回收,並給予補助。市府農業局表示,如果蚵農未依規定回收蚵架和保麗龍,可依「台南市淺海牡蠣養殖管理自治條例」處以1000元罰鍰。
台南市長賴清德表示,會用鼓勵、勸導取代罰單來解決問題,他指示農業局向農委會爭取補助,用塑膠浮筒取代保麗龍。
台南社大講師晁瑞光認為,其實蚵架能在海中創造立體空間,讓岩礁魚類棲息,是很好的生物棚。所以除了回收,也可以適度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