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3.10.01 03:53 am
台南社大前天發動淨灘,海灘上數量最多的就是一個個的廢棄塑膠袋,數量驚人。
圖/社大提供
台南社區大學長期監測台南海灘廢棄物,發現近年來塑膠袋數量直線飆升,數量超越過去的排名冠軍保麗龍,前天淨灘1平方公尺就有高達107個塑膠袋,志工感嘆,再多人也清不完。
海洋廢棄物研究社研究員晁瑞光表示,從海灘廢棄物的內容,可看出台灣的限塑政策是失敗的,造成大量的塑膠袋四散,汙染環境與生物。
環保局長張皇珍則表示,目前小吃店等未列入限塑名單,加上塑膠袋回收不易,也欠缺後續的處理利用機構,造成塑膠袋的回收確實有困難,會繼續推動民眾自備購物袋的政策。
社大海廢社前天下午動員200名志工,前往南區龍崗國小景觀橋旁淨灘,原認為志工人數多,應能完成較大面積的淨灘,但垃圾量太大,一下午只完成200公尺淨灘。
撿拾的廢棄物,排名第1的是垃圾袋達4千個,其他依次是瓶蓋1342個、吸管1018支、塑膠飲料杯805個、保麗龍塊及針管等。其中塑膠袋最密集處,1平公尺就有107個。
晁瑞光表示,台南社大每月淨灘一次,已持續8年,分析海廢物內容,過去整年中約有8、9個月都是保麗龍第1名,當時塑膠袋約只占總垃圾數的1成。
但之後保麗龍不見減少,塑膠袋卻急起直追,到2010年全年中已有6個月是塑膠袋第1名,兩年前塑膠袋的平均數量開始超過保麗龍,今年以來每月幾乎都排名第1。
此外,沙灘上另一種景象是由塑膠碎粒形成的「彩虹線」,也從3、4年前的寬約1公分,大幅擴張到20公分,也顯示塑膠品回收不確實。
張皇珍表示,目前只有乾淨的塑膠袋可回收做為塑膠粒,有髒汙的塑膠袋幾乎無處可去,如改為可分解材質,將提高成本,造成消費者負擔增加,面臨兩難。
而其他的塑膠品多數都可回收,只有少數複合材質的塑膠品,因回收成本高,回收較為困難,民眾若沒公德心,任意丟棄,一樣會造成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