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6年2月4日沖繩訊,陳姿蓉報導
瀨長島過去為沖繩縣的離島之一,隨著與本島的聯絡橋開通後,成為當地人一個熱門的遊憩地點,卻成為沖繩人認為最髒的沙灘。但實際走訪後發現,此處未見大型垃圾,
瀨長島海灘是當地人認定最髒的一處海灘。攝影:陳姿蓉。
台灣官方與民間連續兩年與日本沖繩官方及民間進行「沖繩、台灣海洋漂流物對策交流事務」,交流第二天一早,一行將近30人在沖繩南部瀨長島的橋南海岸展開活動,從實際淨灘、觀察沖繩本島的海漂垃圾內容,並與沖繩離島的海漂垃圾進行對照。
橋南海岸100公尺內共撿了七大袋垃圾。攝影:陳姿蓉。 |
橋南海岸100公尺淨灘範圍內,共撿拾約七袋廢棄物,撿拾時間大約40分鐘,所見最多為日本國內製造的寶特瓶、鐵鋁罐、食品包裝類、當地常用薄型塑膠袋以及菸蒂、菸盒等。令人意外的是,沙灘上也有不少「食材」,如類似白菜類之菜葉、紅蘿蔔等。
沙灘上雖見釣魚民眾,但並未見到太多休閒釣魚的廢棄物。經過訪問當地釣客,瞭解這裡是許多民眾前來釣魚的沙灘,但沙灘周圍沒有設置垃圾桶,不可諱言還是會有部分亂丟垃圾的情形,但大多民眾還是會將垃圾帶回,不過菸蒂卻是容易遭人遺忘。菸蒂由於有餘火,以及太過不起眼,因此即便民眾知道垃圾要帶離沙灘,但菸蒂大多還是直接按熄在沙灘上,導致沙灘上的菸蒂相當多。
礙於時間、空間關係,主辦方在討論會現場以沖繩離島的海漂廢棄物以平均、縮小至50公尺沙灘的比例直接呈現於現場(註),發現沖繩離島的廢棄物絕大多是為塑膠類,且出現不少國外廢棄物,其中也可見到產於台灣的寶特瓶。
結果顯示出沖繩本島與離島海漂垃圾組成的不同,也凸顯出離島海岸受國際海漂垃圾影響尤其嚴重。
沖繩離島海漂垃圾縮影。攝影:陳姿蓉。
交流活動接著移到室內場地,進行未來台灣、沖繩兩方共同監測的目標進行討論,著重如何在黑潮流域間共同進行淨灘監測調查,並由長期進行海漂監測的日本環境行動網絡(Japan Environment Action Network,以下簡稱JEAN)事務局長小島小姐、台南社區大學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西表島生態旅遊協會的德岡春美進行淨灘方式分享。
小島小姐表示,JEAN於1996年開始進行ICC的淨灘監測,以研討海漂垃圾的解決方案為主旨,致力推動意見交流、資訊共享與政策提案,最大的運用成果是於2009年促成了《海洋漂流物處理推進法》(漂著物處理推進法),每年將會有專款用於海洋廢棄物的解決事務上。
台南社大晁瑞光表示,從2005年開始學習到淨灘監測記錄起變開始定期監測,經由長期的統計發現某些項目需要優先解決,例如:保麗龍以及其他塑膠垃圾。改進的方法為從使用行為上去思考,並運用網路傳播、向公部門施壓以及提出解決辦法,經過長時間努力,於2012台南市通過自治條例禁用保麗龍餐具,但造成海灘保麗龍汙染最大來源──蚵棚卻仍未解決,目前除透過處理步驟的改變盡量減少保麗龍蚵棚的汙染程度以外,仍持續觀察記錄及收集相關研究,努力從根本解決問題前進。
異國垃圾令島民困惑 長期蒐集數據才能分析
而德岡小姐在介紹在地監測方式時提到,西表島面積為沖繩縣內第二大島,與其他離島不同的是,島上居民僅有2300人左右,若進行ICC紀錄是很大的負擔。因此2010年監測方式將廢棄物分類項目簡單分成15項;加上因位在黑潮流域上,大多是隨著海流而來的他國廢棄物,其總類也很複雜,常常無法納入ICC表格中。
這麼多的異國垃圾也令島民疑惑:「究竟垃圾是從哪個國家來的?為什麼不自己解決垃圾問題呢?」反倒促使西表島生態旅遊協會從2002年起開始依據寶特瓶的條碼去分析來源國家,從長期的數據蒐集,才有實際資料進行分析。
最後在針對黑潮流域間共同進行淨灘監測調查的討論時,因為國家與地區的不同,在要能夠共同進行監測的項目,且能夠彼此互惠、解決共同問題的部分進行了相當久的討論。討論結果以鎖定保麗龍等塑膠類的垃圾為主。
在監測方法上,由於各國、各團體監測方法各異,最終確立初步先以大方向統計,將參考西表島的監測方式,簡單將塑膠類垃圾分為五類:發泡塑膠、繩子與漁網、浮球、寶特瓶、其他塑料製品,又為了能夠供各國參考並改進國內政策,會挑選寶特瓶進行國別記錄,未來再視情況調整。關於運用方式則無異議的決議將數據公布於網路,並反應給各國政府,以協助建立更有效的政策來改善問題。(回看系列報導一、續看系列報導三)
※ 註 縮樣方式:海漂垃圾為取自距離本島至少2小時船程的離島,選定四個海岸,於冬季11月時取樣,從近3000噸的廢棄物中,按比例縮小至50公尺範圍內的垃圾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