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3 05:21 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台南海岸線長達70公里,環保局透過空拍巡檢,發現廢棄物就通知權責單位清除,
台南海岸線北從八掌溪口,南到二仁溪口約70公里長,海岸常有廢蚵棚、保麗龍、浮具等海洋廢棄物,衍生環境汙染、生態及破壞景觀等問題,因權責單位近10個影響清除效率,市府統籌召開7次海岸漂流物清除檢討會議,整合權管單位分工,利用空拍機巡檢清除海廢,結合民間團體自發性的淨灘,近9個月清除海廢達3800公噸,成效好也讓海岸線變美了。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對此成果表示肯定,但希望不是因為今年是選舉年才做,應該延續下去;市府表示,此和選舉無關,每次西南氣流過後,海岸就出現大量海漂廢棄物,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長期關注並在臉書分享,市府相當重視,去年開始跨單位整合協調,環保署也有「向海洋致敬」評比計畫,各單位配合度及成效都很好,會持續進行。
環保局表示,台南海岸線權責單位包括中央與地方將近10個,各單位攜手不定期清理潮汐推上岸的海漂物,並透過空拍機檢視,一旦發現髒亂立即通報該海岸段的權管單位,清理完畢後,環保局再行複查,確保各單位落實清除海廢。
環保局長謝世傑說,海廢清理方式有2種,1種以人力撿拾海岸垃圾並移除,例如淨灘活動,優點是較不受地形限制,但清理效能較差,另1種是以機具剷、挖除垃圾,清除效率雖較高,但易受地形限制,目前清除海廢與淨灘,都是人力、機具交互運作,以此收穫最大效果。
環保局指出,淨灘清出的廢棄物,大多數是潮汐推上岸的海廢,漂流木、保麗龍、竹蚵架、塑膠垃圾等占大宗,以塑膠類垃圾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大,塑膠經日曬風浪拍打,不斷風化、分解、碎成塑膠微粒,甚至變奈米級大小,經過食物鏈傳遞,最後可能被人類吃下,希望全民一起重視從源頭垃圾減量。